一次性水口料(回收水口料)的分类方法较多,常用的有按材料或消费量分类法、按制品分类法和来源分类法等。
1.按材料或消费量分类法 由于一次性水口料产生的量与塑料消.费量成正比,按其数量大小顺序依次排列为:聚乙烯、聚丙烯、聚氯乙烯、聚苯乙烯、ABS、热塑性聚酯(PET、PBT)和热固性塑料及其复合材料。
在塑料消费中,热塑性塑料是主体,占82. 6%,热固性塑料占16. 9%,其他塑料占0.5%。在热塑性塑料中,消费又集中在聚乙烯(PE)、聚氯乙烯(PVC)、聚丙烯(PP)、聚苯乙烯(PS)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 PET)、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(PBT)和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( ABS)等几种上(占93%)。其中低密度聚乙烯( LDPE)占22%,高密度聚乙烯(HDPE)和PVC各占18%,PP占15%,PS占13%,PET和PBT占4%,ABS占3%,另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(PMMA)、聚碳酸酯(PC)、尼龙( Nylon)、橡胶各占1%,其他如酚醛树脂(PF)和聚氨酯(PU)等占3%。
2.按制品分类法.
①一次性塑料消费品。日用包装袋、一次性塑料快餐盒、一次性医用制品等。
②年度塑料消费。农用薄膜(地膜、大棚膜)、色浆薄膜和其他包浆用品等。
③耐用塑料消费品。管材、板片材、型材、装饰装修材料、塑料鞋、桶、瓶等。
④长久性塑料制品。工程塑料结构制品和大多数热固性塑料及其复合材料结构制品。
⑤上述制品成型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。
3.按废旧塑料来源分类法.
①树脂合成中产生的废料。反应釜上贴附料(锅巴)、不合格反应料、不合格的配混料、落地料等。
②成型加工中产生的废料。下脚料、边角料、清机料、溢料、试验用料、残次品等。
③塑料件二次加工产生废料。废边料、废粒、印刷或电镀不合格品等。
④消费后产生的废料。这类废旧料来源复杂、质量参差不齐、极难处理,如:食品工业用包装袋、蛋托、周转 箱和其他包装材料(包装膜、铝塑膜等)和快餐盒等;农用地膜、大棚膜、化肥袋、引排水管等;渔业用渔网、漂球等;建筑行业用建材、管材、装饰装修材料等;家电行业薄膜防震材料、塑料壳体、包装材料等;纺织工业产生的人造纤维废料、容器、纺织用具等;医疗用一次性注射器、医用器具和胶带、绷带等;化工行业用防腐废料、桶、罐容器等;汽车行业报废的保险杠、燃油箱、蓄电池与箱体等;商业零售用的包装袋、提篮、箱体等。
⑤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。这类废旧塑料通常占城市垃圾的4%~8%,品种繁杂、质量差、回收利用十分困难。主要包括:各种包装制品如瓶类、罐类、袋类等;日用品如桶、盆、杯、盒、盘、玩具、娱乐用品、服装鞋类、捆扎绳、打色带、编织带、卫生保健用品等。这些制品基本上都是用聚乙烯、聚丙烯、聚苯乙烯、聚氯乙烯、PET等制成。其中聚烯烃占70%以上。
本文由水口料回收公司(minssan.com)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:http://minssan.com/news/143.htm